2016年台北國際書展,最令我感興趣的是「張愛玲特展」,重現作家張愛玲在上海的客廳、陽臺,以及她的衣著,還有手稿。
出名趁早的張愛玲19歲就體悟了生命的不完美,每每看到張愛玲的相關文物,心中總浮現她對生命的看待,或許我也很能認同這話,所以一直記得,「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詩人洛夫曾以此句做隱題詩:
生之酸味不能載於任何烹飪手冊。這是個要命的
命題,絕對要命,絕對
是春花秋月與碎玻璃鏽鐵絲的苦苦糾纏,以及
一尾陷於涸轍的魚吐出的泡沫,或一
襲灰衣上撣之不去的時間之痂
華麗值得享有卻不值得追求
美哉,這個撒滿了發光的虛無之卵
的天空。我們都去死吧!請留下這件唯一的
袍子,以作為世人的隱喻
爬到某種高度必然墜落乃不容置疑之事
滿意不滿意都得接受這未知的安排。其實此生
了不起只是一床餵養
蝨
子的錦被
今年也是張愛玲逝世20週年,書展基金會特別邀請作家張曼娟策劃「張愛玲特展:愛玲進行式」,「愛」是特展的精神,突顯張愛玲創作文學生命的永恆性。
展場布置,重新打造張愛玲的生活空間,包括「客廳」與「書房陽臺」。
「家裏的一切我都認為是美的頂巔」、「藍椅套配著舊的玫瑰紅地毯」、「我和弟弟的臥室牆壁就是那沒有距離的橙紅色……溫暖而親近。」這是張愛玲對童年的家最美好的記憶。
張愛玲喜歡孔雀藍,所以沙發顏色製作為孔雀藍。
此次展出張愛玲20件衣裳。
年輕的張愛玲喜著奇裝異服,後來顛沛流離,無法再保有強烈的衣著風格。
↑張曼娟表示從張愛玲的衣物中,感覺她很纖瘦,可能只有23吋腰。
↑張愛玲中年以後深受蟲患困擾,有點精神不穩定,她一直覺得身上有蝨子在爬,所以把頭髮剃光戴假髮。
↑張愛玲不同時期的風貌。
↑張愛玲的《 小團圓》原書文字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