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本身就是一座陶瓷藝術博物館 

在鶯歌當地本身有一個「鶯歌陶瓷博物館」,但是只要你走進鶯歌,不難發現許許多多的建築、文物、街道都和陶瓷有關,稱呼這小鎮為「陶瓷藝術博物館」一點也不為過。

早在西元1805年,清嘉慶年間,鶯歌就有產陶瓷,據說有個吳姓的先民從福建磁灶地區移民到鶯歌,見到鶯歌尖山的黏土適合製作陶瓷,於是開啟了鶯歌的窯業。

一開始鶯歌的窯業中心在尖山埔街,是家族式的生產結構,生產規模有限,到了1921年,專業化的「尖山陶器組合」成立,以組合的方量進入窯業的經營,使傳統家族生產結構進一步打破,窯業也在鶯歌獲得發展,不過當時的產量雖高,但是產品卻流於粗糙。

到了1931年以後,日本在台灣推動「「工業化運動」,鶯歌從傳統的廚房用具粗陶生產之外,增加了工業用產品的開發,同時引進資本化、專業化及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使得鶯歌窯業生產自此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發展。


剛步入鶯歌時,可能會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因為有許多傳統建築與現代大樓相互交錯林立,走入老巷道裡,傳統燒窯及煙囪,如今已被淘汰,現在留下讓我們憑弔。

鶯歌像是台灣的景德鎮

根據台灣光復初年的統計,鶯歌大大小小的陶瓷工廠就有30多家左右,成了當時台灣陶瓷的工業中心。到了1962年,台灣陶瓷在美國參加國際博覽會,從此也打開陶瓷外銷的局面的形式其中,也因此鶯歌被譽為「台灣的景德鎮」。

1980年以後,台灣經濟起飛,鶯歌陶瓷工廠的數量更是直線上升,鶯歌成為台灣日用陶瓷及建築陶瓷的主要供應地,目前鶯歌大大小小有陶瓷有關的商家將近有2300多家,而且8萬多個小鎮居民有近70%的比例是從事陶瓷相關的工作。

現在到鶯歌,你會見到一些陶藝作品,大概是在1984年時受到當時興盛於台北現代陶藝的影響,新式創意性的陶瓷產品不斷增加。現在鶯歌從事陶藝的工作者很多,有的是與商業密切結合的生產者,也有不少單純在追求陶藝創作的陶藝工作者。

鶯歌的陶瓷工業約可分為幾類,有怡情的藝術陶瓷,也有建築瓷(壁磚、瓷磚)、衛生瓷(做為臉盆、馬桶),日用瓷(做為茶壺、茶具、碗盤),還有稀有用途的物品,如瓷牙、耐火材料、剪刀,甚至為飛彈雷達罩的工業用陶瓷等都有鶯歌生產。

鶯歌的陶瓷工業發達,主要也和鶯歌的陶瓷成型方法從灌漿法、泥條法、陶板法、拉坏法樣樣都有相關,如此造型創作空間沒有絲毫限制,所以鶯歌陶瓷的造型變化多端,很有特色。

在地的鶯歌陶瓷博物館

在鶯歌當地有一座「台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在西元2000年,興建完工的,佔地 1.2公頃,是台灣第一座專業的陶瓷產業藝術館。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是一棟地下兩層,地上三層的現代建築,館裡保存有台灣陶瓷藝術家的代表作及鶯歌陶瓷的精品,並且還額外收集一些兼台灣各地具有歷史、藝術、民俗價值的陶瓷作品、器物及民具。

另外還提供作品相關的文獻、文物、圖片、影像、作家記錄、圖書專著等豐富資料,並且透過各種聲光媒體、電腦科技、觸控式自動導覽解說系統,還有情境展示,劇場形式等呈現方式,讓民眾可看到生動有趣的展示。

鶯歌的陶瓷博物館在假日是遊客聚集的場所不,在一般時間(每週除了週一休館外)也會不定期舉辦各類學術講座、演講、研討、研習、比賽、觀摩、邀請展示、特展等活動,並同步進行電腦網路系統的規畫,建立許多豐富的陶瓷資訊,使得鶯歌的陶瓷博物館成為一座陶瓷研究的諮詢中心。

採陶買陶的好地方

走進鶯歌,處處結合著陶瓷的文化藝術,連學校的外牆也讓外人好奇圍觀,片片的瓷磚譜成彩蝶飛舞。

陶瓷的生產過程大致上必須經過製土、成型、上釉,最後燒成等四個步驟,所以要完成一件陶瓷作品並不容易,定要有耐心,急忙不得。

得提醒的是老街裡也有一些高貴的陶瓷店,所有的生活陶、茶具、裝飾藝品、佛像、仿古瓷、花瓶、唐三彩、交趾陶及名家創作現代陶藝等都有販售,如果沒錢買也沒關係,帶著欣賞的眼光,看這些優雅的陶瓷藝品,是一種享受。

在鶯歌,喝茶、喝咖啡,重點似乎不在茶香、咖啡香,反而在茶具或杯子上,注意茶具的設計和杯子的彩繪,這就是鶯歌當地茶館、咖啡館的特色。

 

後記:這篇文章原寫於2003年,曾刊載於觀光領隊協會的《旅人雜誌》。今稍加修改調整,放於部落格中。

 

鶯歌陶瓷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愛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