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0 08.11.30  

台北市府的老家變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

在1993年以前,台北市政府還沒搬到現在信義區的市政府大樓時,市府的老家一直位在長安西路39號上,這棟南北座向,有兩層樓高的紅磚建築物,在路上總是格外引人注目。

再把時間往前推,這棟引人注目的紅磚建築物的前身是一間小學,1919年還是日據時代時所創建的,小學原名為「建成小學校」,當時小學校內就有兩座游泳池、一個相撲場等齊全的體育設備,這座小學校在當時可謂名門學校,不是一般人可以就讀的,它是日本人的子女才能就讀的學校,至於台灣人要進入建成小學校就讀,都得是要相當優秀的孩子才行。

2015-11-10 08.10.39

古蹟與學校共存的建築

就在台北市府遷離長安西路後的8年,這一塊被媒體稱為「失落的都市空間」起了變化。

2001年的5月26日,對這棟近80多歲的建築物來說是個嶄新面貌的開始,經過鑑定後,市府的老家被定為「市定古蹟」,由於市府的老家大體成「ㄇ」字形,橫排的部分,也就是面對長安西路的建築,幾經多次協議後,終於將它的功能設為藝術館,定名為「台北當代藝術館」,至於左右兩翼的建築則做為新遷入的建成國中的部分教室使用,這塊原被忽略而成了失落的都市空間,在市府、社區、藝術家及企業界各方的努力下,終於注力一股新的生命力,成了古蹟、學校、藝術的完美結合。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成立,也寫下了幾個「台灣第一」的歷史,它是台灣第一個以古蹟化身的美術館;它是台灣第一個以「當代藝術」定位的美術館﹔它也是台灣第一個採公辦民營制的美術館。 

2015-11-10 08.09.07

與藝術為鄰的學校

建成國中的孩子真是幸福,只要透過教室玻璃遠望,彷彿自己就能置身在藝術空間裡。與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建築連在一起的建成國中,校園總是有著濃濃的藝術味,不管白天或晚上。

在一排似有似無的樹籬為兩者腹地共存共融的空間做了小區隔,走進建成國中裡,校園一、二層樓的建築,不論在造型及用色上,都與前方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極為相融,直到三層樓以上的建築物,用色才有逐漸脫離傳統設計的意味,在最頂層的鐘樓,則與前方台北當代藝術館上的鐘樓相互輝映。

走一圈建成國中的校園,它的面積與其他學校比起來,並不算太大,可是幾乎該有的設備都有,像溫水泳池、音樂廳、體育場、戶外表演場、舞蹈教室等,或因如此,學校裡也附設有台北市大同區的社區大學,整個學校的功能與社區教育做完整的結合。

建成國中的校園裡真的無處不是藝術,從校外的巷道所建立的藝術步道,甚至校門口的校名還是請書法大師杜忠誥以篆隸體題字,都是藝術的展現。至於一些小地方的建築設計,如玻璃屋的裝飾、拱廊的設計、鐘樓的建築,都看得出建成國中秀出藝術的巧思。

2015-11-10 08.10.00

探索這世代的藝術觀

在這座以古蹟重建再利用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都是以當代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為主,開館展的主題「輕且重的震撼」就是以台灣當代藝術為主體,緊緊扣住「當下」的主題,這樣美術館的定位,與其他的美術館並不太相同,館裡所展示的作品都是這個世代的藝術家在此時此刻所表的藝術觀感。

台北當代藝術館還特別禮聘享譽國際美術館界,曾經擔任澳洲雪梨當代藝術館館長8年的里昂.巴洛希恩擔任館長,他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網站中就表示,從台北當代藝術館創立的第一年起,就持續展出多種以科技為基礎的視覺藝術媒體,包括發展已久的錄像投影到藝術家自行設計的實驗性電腦遊戲。這些領域各異的投影動態作品、裝置作品和互動裝置呈現出驚人的敘事和對日常生活明顯情狀超乎尋常的洞察。影像均富於傳遞的潛能,並承載活潑的意涵。

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往往反映瞬息萬變的社會脈動,隨著無遠弗屆的全球網路科技和資訊的衝擊,藝術家的作品都在台北當代藝術裡找到適當的位置,而有些當代的作品,有時展現出暨現代又古典的特質,似乎都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中找到平衡的答案。

2015-11-10 08.12.54

藝術讓古蹟活起來

走進台北當代藝術館裡,會發現建築的本身就像一間間的藝術教室,各國藝術家的作品在一間間封閉的藝術教室空間裡自由展開,集中你的注意力在這些藝術作品裡,或許你會找到你想要的心靈解放。

藝術讓古老的空間再活了起來,台北當代藝術館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透過藝術活化了古蹟,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學校、商圈的藝術再造。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開館時間是早上10點到晚上6點,不過每週一休館,如果你不小心,來得太早,走得太晚,藝術館前的空間很適合你停停走走,寧靜的思考,悠閒的走動,這個廣場適合白天,也適合晚上的浪漫。

 後記:這篇文章原寫於2003年,曾刊載於觀光領隊協會的《旅人雜誌》。今稍加修改調整,放於部落格中。

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愛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