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5.jpg

《大賣空》(The Big Short)好看,不論從劇本設計的巧思到演員精彩的表演,電影130分鐘將2007~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發生的次貸風暴、房產泡沫、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等問題,詳細刻畫出前因後果,當然麥可路易斯(《大賣空》、《魔球》作者)的原著有料,導演亞當麥凱改編的功力極佳。

電影不斷以打破第四牆的方式,直接和觀眾對話。電影雖然牽涉許多專業難懂的金融名詞與金融衍生商品,但導演以恢諧的戲劇手法,簡單解釋這些名詞,讓觀眾至少明白這些商品為什麼會出問題。

017.jpg

《大賣空》有意思的找來明星和金融學家做簡單教學。《華爾街之狼》的性感女星瑪格羅比打頭陣,在泡泡浴喝著香檳,解釋次級貸款(subprime lending),(看電影時實在無法專心看字幕,因為這樣性感的老師開金融課,學生怎能專心,哈)。不過如果沒注意到瑪格羅比在說什麼,記得她說的最重要一句就夠了,「次貸就是Shit」,因為次貸專門提供給信用評等不良,無法在銀行正常取得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而投資人再去投資這樣次貸的衍生金融商品,風險極高。

電視名廚安東尼波登也用簡單的廚房料理解釋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抵押債務債券或擔保債權憑證),他把賣不出去的魚肉來比喻成金融商品,因為魚肉不新鮮,沒人買時,就會混入各種海鮮,煮成海鮮湯再來賣(所以燉海鮮、海鮮煲不要亂點)。而CDO就是將好和壞的債務抵押一起打包,重新做包裝,等於把一堆垃圾房貸包裝成A級的金融商品,向投資人出售。

最後行為經濟學家理查賽勒和歌手賽琳娜戈梅茲坐在賭場的賭盤前,跟大家開釋合成CDO為什麼會出經濟大亂子,因為就像賭博,每個人都覺得看好的這個人會一直贏,然後一直押著,結果像傳銷的手法傳開,一堆投資人一直胡亂買下去,最後一輸,全盤皆崩。

這幾段插敘穿插得很精彩,但更精彩的是,電影透過3方4組人,敘述了金融危機的故事。

11.jpg

聖荷西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克里斯汀貝爾飾演)是最早發現房地產泡沫問題的人,他與銀行買CDS(credit default,信用違約互換 ),簡單說就是對作放空,銀行因為認為房地產不可能泡沫,於是賣給他。麥可貝瑞從小在一場美式足球賽傷了眼睛,至此他一隻義眼,使他對社交封閉,但他卻用另一隻眼敏銳觀察社會。

07.jpg

對作的過程中,他數度被董事會及投資人要求退出,但他仍相信自己的判斷,基金報酬從-11.%再到-19.7%,他承受巨大壓力,最後報酬大賺489%。他最後給投資人的公開信,說了基金經理人的誠實與良知,這是不容易的事。

_0001.jpg

避險基金經理人馬克鮑恩(史提夫卡爾飾演)是電影中戲份最多的一組,也是實際到房市考察的一組,當他的成員發現,房屋的空屋嚴重,更扯的是脫衣舞孃擁有5間房子,貸款還可以一直融資,當下他覺得不泡沫才有問題。而讓他會去考察房市的人是德意志銀行交易員賈德佛奈特(雷恩葛斯林飾演),他看似無意卻是有意的把訊息,電話透露給馬克鮑恩這組成員。

38.jpg

雷恩葛斯林是電影開場串場的人,一開場他就以銀行家的角度,敘述銀行為什麼從微利到有利可圖,因為1970年末,所羅門兄弟改變了銀行業,創造了房貸擔保債券等金融衍生商品,因為高獲利,投資人沒有意識高風險,趨之若鶩,成了銀行最好賣的商品。

3.jpg

雷恩葛斯林飾演的賈德佛奈特雖是銀行家,但結合對銀行印象是不公不義,相當痛恨銀行的史提夫卡爾與銀行對賭,他的算盤是反正銷售基金就是賺錢,他不管外界如何看待銀行家與批評,即使被形容骯髒和沒有道德,他不以為意,他只是盡他銷售完成的工作,看起來即為冷靜,在劇中完全沒有太多立場,所以適合做為旁白者。

035.jpg

而史提夫卡爾是在劇中情緒波動最大的人,他的哥哥因金融工作壓力大導致憂鬱症,最後自殺,他一直對銀行有怨,加上他個性憤世嫉俗,想伸張正義,但後來更諷刺的是他對作連結的對象,竟是自己背後的母公司摩根史坦利。史提夫卡爾的角色有點在尋求自身道德的救贖。

0009.jpg

金融風暴是一環扣著一環,政府和銀行都是肇事者,甚至是欺騙者。

史提夫卡爾飾演的馬克鮑恩當發現房市已泡沬,但所購買的CDS卻沒有連動,他氣急敗壞,揭露整個金融市場的互相舞弊,當評比銀行信用評等的標準和穆迪兩個機構,成了銀行可以買的信用評比商店,那還有公平性嗎?

039.jpg

劇中布萊德彼特飾演一個有良知,重出江湖的銀行家班里克特,他帶著兩個一心想踏入華爾街基金經理人殿堂的菜鳥,當兩個菜鳥喜孜孜發現真的可以大賺一筆時,布萊德彼特說了很值得省思的話,也教育了後進。他說,銀行把人簡單比成數字,但可想見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什麼,將是失去房子、失去工作,可能家破人亡的一群人。

37.jpg

因為一場金錢遊戲化成數字的金融風暴,銀行、經理人、理專、相關金融銷售人員為了創造高收益,為了賺更多的錢,結果使用一些風險極高的商品來誘導投資人,甚至政府為了遮掩,製造假數字來弭平更是不應該,這些都起因於人性的「貪念」。

0.jpg

究竟銀行家是貪婪的代表嗎?電影似乎給了答案。其實銀行賺錢並沒有錯,但要取之有道,不要唯是圖,隨意包裝糖衣,為了業績好的產品推銷而做行銷,投資人更要理性看待,注意高獲利卻有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商品。工作努力認真賺錢也沒有錯,但應多些人文思考,不要忽略數字背後所代表的人文意義,《大賣空》電影諷刺不少華爾街金融操盤手,自以為是,眼裡只在乎錢,自己賺飽,不在乎旁人未來生活的痛苦。

《大賣空》引用一些作家文字,也很有寓意,像在片頭一開始就引用馬克吐溫的話,「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後頭也引用了村上春樹在《1Q84》的話:「每個人在內心裡都渴望著世界末日的到來。」

※延伸閱讀:

《華爾街之狼》:你懂得「賣筆」嗎?

《魔球》:你怎能不愛棒球呢?


arrow
arrow

    愛德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